心理治疗中的依恋|公益读书会简报第2刊

王春红老师和近20位爱好心理学的伙伴一起精读了《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三章。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主要内容吧:

第一部分

     首先王老师解释了书中的一个概念:心理表征: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表现。既是客观事物,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结合依恋理论,通俗地说,心理表征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内心留存的关于主要养育者、养育者和自己的关系的印记。Mary Main玛丽梅茵(20世纪70年代)对6岁儿童和他们父母的研究将焦点从人际间互动的外部世界转向了心理表征的内在世界,它设计的研究深入到已经内化的客体关系,这些关系,把个人的依恋历史浓缩在由记忆情绪以及信念所构成的复杂网络里,同时这个网络又塑造了当前和未知的依恋行为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公益读书会简报第2刊

王老师又解释了书中的第二个概念:(鲍比的)内部工作模型:个体的依恋工作模型,使婴幼儿以及成年人能够认识到自己和照看者之间一直重复出现的互动模式,因此知道照看者下一步会做什么,因为工作模型既影响了我们对养育者的期待,也影响了伴随期待养育者所发生的行为,所以工作模型能够塑造互动,同样的互动也塑造了工作模型。一方面内部工作模型具有被更新的潜能,另一方面这些模型又通常拒绝被修正,其中部分原因是他们总会在意识的觉知之外发挥作用,部分则是由于自我保护的防御发挥了作用。如果生命体在头脑里面带着一个有关外在现实和有关各种可能的行动的“小型模型”,它就能尝试各种方法,总结出哪一种是最好的,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进行反应,用从过去事件中获得的知识来应对现在和将来,在各个方面都能用完更完满的、安全的、更胜任的方式处理自己面临的危急情况。(Craik,1943)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公益读书会简报第2刊

第二部分

然后几位伙伴轮流精读了P36-P44之间的内容

划出的重点是三件事情的高度相关性:12个月陌生情境实验的行为展现VS五后儿童内心世界的结构VS父母在AAI(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成人依恋访谈)中话语的形式和内容

细节很重要哦:

成人(婴儿父母)在访谈中的模式与婴儿在陌生情境实验中的行为对比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公益读书会简报第2刊

第三部分

现场互动(涉及伙伴隐私部分略去)

 Q:如何理解和对待祖父辈用打击、批评、指责和抱怨的态度对待后辈?

A:这是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P48有详细叙述。我们能做的是从自己开始改变让自己(也会让自己的孩子)不舒适的爱的表达。

Q:哎呀,怕怕呀!是不是我(或者我宝宝、以及我未来的宝宝)没有好的依恋的心理表征、内在工作模型不利于自己一直地工作,我们就一生芭比Q了呢?

A:来关注和理解p44第4行:我们……的安全感,最终不会那么取决于特定的个人历史事件……而会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成果地对过往历史做出有意义的理解。

Q:如何达成理解、增强依恋的内在安全感?

A:这个问题正好引出了今天最后一个概念: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思考的思考。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做反思性的而不是反射性的反应。会考虑感受、信念和意愿的复杂意义,而不是即刻地、不佳思索地接受他们的表面意义。可以觉察到我们持续获得的体验深受潜在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包括我们已经具有的信念、感受以及愿望。

也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探索、对他人的理解、对人际互动的感知,这个途径来日方长

对!这个途径不复杂,且来日方长。下一次《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四章福纳吉的心智化理论为我们自己成长的实践再予助力!疫情居家了吗?忙吗?拨冗来学习哟!(提前自行阅读、带着问题而来更佳!)

下期见

相关新闻

客服微信